首页 > 教学资源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1篇)

时间:2024-09-20 21:59:05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1篇)(全文共20737字)

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1篇《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相关的范文。

篇1:三年级上语文的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语文的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人,男生16人,女生7人。大部分学生天真聪颖,接受能力也较强,但小部分同学纪律散漫,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没有自觉性,所以存在着学习上的“贫富悬殊”。对于这小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逐渐养成遵守纪律,爱学习,求上进的良好习惯。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要学的氛围,使大家有所提高。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全册共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七单元《集市和超市》为开放单元。这些主题有表现自然世界风貌的,如“色彩”“声音”“塞北江南”“鸟儿”和“奇妙的海底世界”;有反映儿童成长过程的,如“我们和我”“成长的经历”和“幻想和想像”;也有折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人类文化的,如“心中有祖国”“集市和超市”“通讯”和“过年”。每个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全册共33篇主体课文(其中一篇为《寓言二则》),所选课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描绘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赞美了人类美好健康的情感,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通过一系列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的练习,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喜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通过自读课文的学习,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畅所欲言”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学会倾听。

4.通过“笔下生花”习作栏目的学习,促进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素养。

5.通过“初显身手”的'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习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生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关于字词利用字典自学生字词。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利用已有的识字知识识记字形。词汇教学的重点是积累词语。另外,还要重视写字的指导。

(二):关于看图学文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了解人物和相关景物的关系,体会画面的内容。图文结合,提高看图和学文的教学效果。

(三)关于精读课文

1、继续重视词句训练:(1)是学生学会借助字典、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2)重视词语的积累和运用。(3)理解重点句和含义深刻的句子。(4)词句的训练,要侧重抓住重点词句、含义深刻词句的理解。

2.加强预习的指导

3.渗透阅读学习重点。

(四)关于略读课文教师要放手一些,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教师自行设计的少量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讨论。

(五)关于积累运用1、阅读短文的训练。培养学生阅读和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2、指导学生把文章写的:有内容、有顺序、语句完整、通顺。

(六)关于读写例话读写例话属于独立阅读性质,可以由学生自学完成。

五、教学措施:

1、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

2、授课时,努力创设情境,采取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的形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知识。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4、对新知识点要增加训练量。

5、勤于和各科教师和家长联系,取得他们的配合和支持。

6、继续做好差生转化工作,使他们的成绩再上台阶,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

六、课时安排和教学进度表

教学内容课时周次

1.色彩4课时1

语文园地一2课时

2.声音6课时2

语文园地二2课时3

3.祖国在我心中6课时4

语文园地三2课时5

4.塞北江南4课时5

语文园地四2课时

5.我们和我4课时6

语文园地五2课时6

6.鸟儿4课时7

语文园地六2课时7

7.集市和超市2课时8

期中考试复习9

8.成长的经历6课时10

语文天地八2课时11

9.幻想和想象4课时11

语文园地九2课时12

10.奇妙的海底世界4课时12

语文天地十2课时13

11.通讯4课时13

篇2: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一、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1、识字和写字

①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240个生字,会认85个生字。

②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阅读

①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②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④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⑤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的一般用法。

⑥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⑦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

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⑨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3、习作

①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③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④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 ……此处隐藏17894个字……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结合故事蕴含的哲理联系到自己的实践经验。

2、课文的语言生动有趣,适应于朗读的训练,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了解课文中的大意,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

3、本组教材各部分都是有趣的故事展开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相互关连,紧密配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故事蕴含的道理进行掌握。

篇11:小学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共有30名学生。班级学生相对比较活泼,但特别突出的学生并不不多,上课发言特别积极,其他学生在上课时相对比较安静一点。另外,这个班级的学生在以前看的课外书比较丰富,课外知识积累的就比较多一些。在口语、习作方面比较优秀,想象力比较丰富。总体来说,这个班的学生各方面发展地比较优秀。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8组课文,32篇课文,其中有24篇精读课文,8篇略读课文,课文后面还有8篇选读课文。每组课文前面都有单元导读,导读为我们介绍了主题,依次是:自然景物、保护环境、道理寓示、发现特长、感受亲情、科技发展、国际友情和神话故事。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课文有3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语文园地。精读课文后面安排要求学生会读、会认、会写的字,略读课文没有安排,语文园地由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展示台5个方面组成。

三、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上述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如,低年级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本册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提出“结合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本册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作为中年级的起始阶段,有些目标是从本册开始起步的。如,阅读方面,提出“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习作方面,从本册“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口语交际方面,“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达到程度以及要求上的差异。

四、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

1、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2、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3、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5、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6、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学习难点:

1、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学习写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

五、基本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1、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一道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

2、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自己做的表情动作等巩固识字,也可采取归类复习的方法。

3、在指导写字时,教师一定要进行板书示范,用红色粉笔重点突出易记错的笔画。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

(1)加强词、句训练

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另外,对优美的词句都要进行抄写背诵。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自己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4)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

2、略读课文的教学

(1)从内容上来说,理解课文的要求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式“粗知文章大意”。

(2)从方法上讲,教师应更加放手。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3、全员参加。

4、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四)习作教学

1、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1篇)(全文共2073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