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的管理问题分析
——兼论家族企业发展
一、家族企业产生的原因
根据克林.盖尔西克1997年的研究表明,由家族所有或经营的企业,在全世界企业中占65%至80%之间,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家族 企业约占40%。根据王彬2014年的研究,在欧洲,43%的企业是家族企业,在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华人社会中,家族企业这种组织形式更是非常普遍。在市 场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家族企业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经济总量也占相当份额,其创造了全美78%的就业机会和gdp的50%。不难看出,家族企业在当今社会依然 是活跃的经济主体。实际上,家族企业强大的生命力已昭示出其生存的理由和社会根源。
首先,社会经济发 展是家族企业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社会的发展,应该说是社会主体所进行的社会活动的结果。而经济的发展,显然是社会发展成果的标志之一。经济活动的主体应 该是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发展的组织和个人。但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故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活动的越来越频繁和单项经济活动量的不断增加,个人之间的人 力和物力便趋向集合,应该说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集合自然催生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个人的另一种经济活动主体。该主体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便是企 业。而在这一集合的过程中,家族成员具有特殊的先天性条件。因为:1、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基于血亲和姻亲而产生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关系, 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特别是血缘关系,还具有无法选择性和不可替代性。我们常说的利他主义在市场关系中因没有收益,故其存在的可能性不大,但在家庭却较为 普遍。这是因为其可以提高家庭成员抵御突变和其他不测事件的能力,分散风险和损失。2、家族成员之间长期互动,彼此了解和特有的关注和宽容,使其成员之间 的信任关系较之外来人而言要强烈的多。3、家族文化价值观使家族成员更容易形成共同的目标,并对实现目标构成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其 次,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文明法治。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任何国家任何民族来说都概莫能外。当良好的法治环境尚未造就,井然的社会秩序尚未彻底形成, 应有的社会规则尚有缺位的时候,家族企业正是克服这种困难的有效手段。故在经济发展初期,家族企业出现的就多。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沿海地区私营企业(其中 绝大多数是家族企业)的大量涌现,正是对这一点的充分验证。因为在法治社会中,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绝大部分是通过契约来实现的。不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 是员工及所有者,大都可以通过这个契约来保证自己一方的目标得到基本实现,并由法律保障它的实施。相反,当有效的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都不在位,企业的信任 和信托关系无法建立和维系的时候,人们就会想办法来克服这种困难。而以血缘为基础,以亲缘为依托的家族企业此时便应运而生。
二、家族企业优劣势分析
(一)家族企业的先天优势
家族企业在所有企业组织形态中, 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于家族企业的所有权掌握在以血缘、亲缘为纽带的家族成员手中,但并不能由此推断家族企业就是一种低效率的企业形式。相反,作为一 种制度安排,其本身的存在就说明了其存在的合理性,而家族企业的顽强生命力更是说明它与其它企业形式相比有其优越的一面。当然,利弊相生,不足之处也是在 所难免,这种特殊性也导致了家族企业诸多根本性的内在缺陷。下面我们就家族企业的先天优势及内在缺陷进行深入分析:
在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所有权与控制权两权合一,家族成员既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又参与剩余索取权的分配,所以家族式企业中的家族成员有动力经营好企业,这使得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同时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之间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团体,团体内部由于经常在一起沟通交 流,使得内部成员的信息不对称性以及成员间的协调成本大为降低。不仅如此,由于血缘关系的维系,家族成员对家族高度的认同感和一体感,使其对家族产生了一 种神圣的责任,这使得家族成员为家族企业工作都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计较自己付出的劳动和获得的报酬是否处于合理的比例关系,从而使企业成员间的交易费用大大降低。另外,在家族群体内部还有一种选择性刺激制度,即家族成员必须努力为家族的发展而奋斗,如果某个成员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他就可能会被族长开出族籍。在这种压力下家族企业中的家族成员一般都会比较自觉,为家族企业也是为家族的发展而努力工作。在信息不对称状况减弱和选择性刺 激制度下,家族企业中的家族成员与企业签订契约的交易费用大大降低,而且由于家族成员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念以及他们之间存在着家族性的默契,所以企 业主对员工的监督成本也很低。正是由于交易费用的降低,使得家族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的环境下能体现出相对其它组织形式的优势,这也是家族企业能普遍存 在和顽强成长的主要原因。
(二)家族企业的内在缺陷
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环境中有很多适合家族企业生存的特点,所以,经过近20年的迅速发展,用家族制的方法管理企 业已经成为70%-80%的民营企业的普遍管理模式。从国际上看,即使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家族企业也是最普遍的企业形式,很多闻名全球的大企业也仍然 带有家族的色彩。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发达和经济日益全球化,纯粹的家族企业只是在一些行业、一定的范围内有着有限的生存与成长空间,不能成为市场竞争中的真正主角。当市场变革速度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时,完全由家族成员掌控的封闭式家族管理的缺陷就显现出来了。
1、组织机制障碍
随着家族企业的成长,其内部会形成各类利益集团,由于夹杂复杂的感情关系,使得领导者在处理利益关系时会处于更复杂,甚至是两难的境地。企业领导人的亲属和家人违反制度时,管理者很难像处理普通员工那样一视同仁,这给企业内部管理留下了隐患。
家族式企业还有一个很普遍的特点就是,可以共苦但不可同甘,创业初期,所有矛盾都被创业的激情所掩盖,但创业后的三关——分金银,论荣辱,排座次往往给组 织的健康成长造成
了阻碍。当对待荣誉、金钱和权利的看法出现分歧时,亲兄弟之间、父子之间都可能出现反目现象。
2、人力资源的限制
家族式企业似乎对外来的资源和活力产生一种排斥作用。尤其是由于在家族式企业中,一般外来人员很难享受股权,其心态永远只是打工者,始终难以融入组织中。 另外,由于难以吸收外部人才,企业更高层次的发展会受到限制。正如新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所说:“家族企业最大的弊病就在于社会精英进不来。几兄弟都在企业 的最高位置,外面有才能的人进不来,而且一家人的思维方式多少有些类似,没有一个突破点。大家各有各的想法,要决策某件事就很难,容易耽误商机。”
3、不科学的决策程序导致失误
决策的独断性是许多民营企业初期成功的重要保证,许多企业家在成长过程中靠的就是果敢、善断,因为抓住了一两次稍纵即逝 ……此处隐藏12173个字……己人”便站到一起指责“外人”。“自己人”倒够团结的了。可“外人”就不是企业的“自己人”吗?这些,是尤因公司历经多年发展仍不能上新台阶和员工流动频繁的重要因素所在。
五、在企业的家族成员中,任人唯贤难以客观,倘若“自己人”能力难以服众,将会对企业其他员工的心态,能力和潜质的发挥产生重要影响。
事实上,不论家族成员是否在企业中位高权重但低能,是否是在清闲岗位上拿着高薪,只要家族成员在企业中的一些职位与岗位上占到一定人数,就可能影响“外人”的正确、客观的认知能力,就可能使企业的其他员工产生“他是老板某某人”的感觉,自己即使再努力,恐怕也难得到升职加薪的重用,和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能力,与其如此,还不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或者说骑马找马走着瞧。显然,这是不利于企业形成合力得到更大发展的。
类似事例众多,笔者在此不再赘举。
六点管理突围疑难
我和不少的家族企业老板就家族企业管理问题做过比较深入的交流,发现:他们并不是不知道亲缘、血缘对企业所可能造成的危害,也并不是没有改的想法。但许多能使他们裹足的因素,却令他们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翻越家族企业管理难题突围这座大山。
制肘家族企业管理变革及突围的一些主要因素拈取如下:
其一,受中国传统的亲情文化所影响,狠不下心拉不下脸。
其二,亲情不会按企业的运做方式运做,一旦拿企业中的某个或更大面积家族成员开刀,难以承受住来自亲情关系圈的压力。这可能是舆论上的,也可能是生活矛盾上的,等等。
其三,对许多家族企业而言,一些家族成员通常都是企业的开朝元老,不但曾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而且还可能掌握了企业许多难以向外界道的秘密。如果要想较为顺利的进行管理突围,需要付出的代价可能非常大,甚至可能是自己所难以承受的。
其四,总觉得自己可以找出既不伤害家族成员利益又能进行变革之两全其美的办法,管理突围一拖再拖。
其五,与人力资源的使用环境有关。如:事情反正都需要人做,其他人就能胜任家族成员目前所承担的对应工作吗?就能比家族成员更忠于自己与企业吗?影响了家族企业所有者进行管理突围的决心及变革力度。
其六,企图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来进行家族企业管理突围,可是在执行上,却由于前述相关因素,而使制度得不到有力贯彻与落实。
受企业前述诸多场外与场内因素影响,难以进行管理突围就不突围了吗?显然,这是不可取的,这也是不符合企业所有者将企业做大、做强、做长的愿景的。既然如此,有所凌云志的家族企业所有者,首先就应该狠下心来坚定自己进行变革的决心,只有这样,才好谈、才好做、才能做好企业管理突围的下一步。
七点管理突围建议
在家族企业进行管理突围的时候,需要企业所有者的狠心与决心之外,是否还需要其它一些东西呢?在此,笔者作如下几点建议,供有志变革的家族企业决策人参考。
一、交心
在任何一次的变革中,如果和关联利益人的交心程度不够,都可能遭遇不理解、难接受、不支持的阻力乃至是“滑铁卢”。在家族企业的管理突围中亦是如此。
实际上,在你进行管理突围的全过程中,不论你是否召开家庭民主会,还是进行单独交谈,只要你把话摊开,摆事实讲道理,望过去谈趋势,举例子言得失,家族成员又有多少会不明事理?反过来讲,既然是一家人又有什么话不能讲呢?
二、诚心
在你的管理突围中,或许会牵涉到清退一部分家族成员的情况,这些家族成员也可能会是和你一起打天下的亲人。他们现在不再适合在你的企业里再呆下去了,可是能说辞就辞吗?这于情与理似乎都有些不合适,而且,还可能为你的管理突围带来更多的场外阻力和场内的不良影响。
为此,你不妨拿出一点看得见的诚心出来,如论功发放“金色降落伞”遣散费,支持家族成员单独创业,上门“请罪”等等。
三、恒心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八个字,可在落实它的时候,却可能经常出现偏差。如,当你为规范自己家族企业的管理而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之后,负责制度贯彻的家族成员却怕得罪“自己人”,而“打折”甚至是事实上的不执行;当家族成员违反制度了,负责处理的另一个家族成员甚至是你自己却难以做到及时反应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等。
在这个时候,你就要抵挡住来自“心魔”和身边人的阻扰,建立起一套保障决策及制度执行的考核与监督机制,亲身督导和强化制度的执行力,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挺过开始阶段的困难期,你可能就离管理突围之日不远了。
四、使自己成为更有权威的企业家长
在生活中,你可能“惧内”,企业中的某些家族成员也可能是你的长辈,但在企业中,你应该成为必须具有足够权威的企业家长。但这并不是要你具有家长作风,而是讲的是有关你一切以企业发展及利益为重的,不为亲情所扰的决策和督导执行的能力。只有作到这点了,你才能更好的约束、规范和激励企业中家族成员的言行,尽量规避家族企业管理难题的出现。
要做到这点,公正客观的处理事情的方式,言出必践,“依法”办事甚至是在企业中绝对控股等等,都可能是不可或缺的。
五、产权明晰,权利制衡
如果说产权明晰,关系到企业资产、收益到底有谁的份,该“分家”时就“分家”和是谁说了算的问题;那权利制衡,主要讲的则是有关企业着重制度上的“法治”。
在这一点上,你就需要检讨你的组织架构、职位设置、管理体系、考核激励体系是否形成了可以互相促进、牵制和制衡的紧密联系机制;是人治压倒了法治,还是法治压倒了
人治;企业中的家族成员是否出现过失控和无法制约的情况;
六、在内部弱化家族企业特征,在外部强化家族企业特征
这里所说的“在内部弱化家族企业特征”,是指在人员总数上,在管理职位及核心岗位上尽量减少家族人员的使用份额;在决策及执行中,尽量减少来自家族成员的干扰等家族企业管理弊端。也就是说其“内部”指的是企业,指的是企业的日常运营与管理。
“在外部强化家族企业特征”,指的是充分发挥企业中家族成员利于团结共进的好处,让非企业员工的关联家族成员,在企业外加强参与进对企业中家族成员的的督促与监管。此处“外部”的重点是如何利用好非企业员工之关联家族成员的力量。
七、有意识强化“自己人”与“外人”的协作能力与在职位、薪金上的竞争性,不吝啬对“外人”的升职加薪与其它激励
这有利于淡化家族企业的管理弊端,增强企业的合力与活力,使家族企业形成开放、兼容并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家族企业的管理突围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篇幅所限,笔者在此所作可能有程式化的嫌疑,及其简单概化的一些事实。希望此文能有抛砖引玉之效,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关注中国家族企业的成长。
频道推荐相关范文:温州家族企业管理
家族企业的管理之痛
家族企业管理建议
中外家族企业管理异同
小家族企业管理办法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