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说明
第一条 为了贯彻《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特制定本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有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规定适用特殊行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不执行本制度;事业单位有关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按有关规定执行,不执行本制度;已经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事业单位,按有关企业会计制度执行。
第三条 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组织系统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有所属会计单位的,为主管会计单位;向主管会计单位或上级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有所属会计单位的,为二级会计单位;向上级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没有所属会计单位的,为基层会计单位。以上三级会计单位实行独立会计核算,负责组织管理本部门、本单位的全部会计工作。不具备独立核算条件的,实行单据报账制度,作为“报销单位”管理。
第四条 事业单位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不需用的科目可以不用。本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各单位不得打乱重编。
第五条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以人民币“元”为金额单位,元以下记至角、分。
第六条 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的管理,按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制定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执行。有关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及会计核算事宜,按财政部印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办理。
第七条 本制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负责解释。未经财政部批准,各地区、各部门不得自行制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第八条 本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1988年发布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同时废止。各地区、各部门在本制度生效前制定的会计制度,凡与本制度不一致的,应停止执行。
第二章 事业单位通用会计科目
第一条 会计科目表(略)
第二条 二、事业单位通用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一)资产类
第101号科目 现金
1.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的库存现金。2.收到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支出现金,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库存现金数额。3.事业单位应设置“现金日记账”,出纳人员根据原始凭证逐笔顺序登记。每日业务终了,应计算当日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款相符,并编制“库存现金日报表”。现金收入业务较多,单独设有收款部门的单位,收款部门的收款员应将每天所收现金连同收款收据副联编制“现金收入日报表”,送会计部门的出纳员核收;或者将所收现金直接送存开户银行后,将收款收据副联、“现金收入日报表”和向银行送存现金的凭证一并交会计部门的会计员核收记账。4.有外币现金的事业单位,应分别按人民币、各种外币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
第102号科目 银行存款
1.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存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事业单位应加强对本单位银行账户的管理,由会计部门统一在银行开户,避免多头开户。2.事业单位将款项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提取和支出存款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银行存款数额。3.事业单位按开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名称以及存款种类等,分别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逐笔顺序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至少每月核对一次。月终时,单位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应逐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属于未达账项,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4.有外币存款的事业单位,应在本科目下分别按人民币和各种外币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事业单位发生的外币银行存款业务,应按当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人民币外汇汇率,将外币金额折合为人民币记账,并登记外国货币金额和折合率。年度终了(外币存款业务量大的单位可按季或月结算),事业单位应将外币账户余额按照期末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人民币外汇汇率折合为人民币,作为外币账户期末人民币余额。调节后的各种外币账户人民币余额与原账面余额的差额,作为汇兑损溢列入事业支出科目。
1 2 3 4 5 6 7 8 9 10第105号科目 应收票据
1.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因从事经营活动销售产品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2.事业单位收到应收票据,借记本科目,贷记“经营收入”等有关科目。应收票据到期收回的票面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借方余额为应收票据未到期数额。单位持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扣除贴现息后的净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贴现息部分,借记“经营支出”科目,按应收票据的票面金额,贷记本科目。3.事业单位应设置“应收票据备查簿”,逐笔登记每一应收票据的种类、号数和出票日期、票面金额、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到期日、收款日和收回金额等资料。
第106号科目 应收账款
1.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因提供劳务、开展有偿服务及销售产品等业务应收取的款项。2.发生应收账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科目;收到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待结算应收账款的累计数。3.本科目应按债务单位或个人名称设置明细账。
第108号科目 预付账款
1.本科目核算按照购货、劳务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2.事业单位预付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收到所购物品或劳务结算时,根据发票账单等所列的金额,借记“材料”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补付的货款,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退回多付的货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借方余额为尚未结算的预付款项。预付款项业务不多的单位也可以将预付的账款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的借方,不设本科目。3.本科目应按供应单位名称设置明细账。
第110号科目 其他应收款
1.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暂付款项。包括:借出款、备用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等。2.发生其他各种应收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收回各种款项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借方余额为尚未结算的应收款项。3.本科目应按其他应收款的项目和债务人设置明细账。
第115号科目 材料
1.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库存的物资材料以及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具、器具、低值易耗品等,事业单位随买随用的零星办公用品,可在购进时直接列作支出,不适用本科目。2.材料入账价值的确认:(1)购入材料,应以购价、运杂费作为材料 ……此处隐藏31605个字……关税费为80元,该项存货的初始入账价值是( )。5430元
10、事业单位购入的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组成部分的应用软件,其价值应计入( )。无形资产
11、对于应用软件,其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该软件价值应计入的相关科目为( )。固定资产
1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借入款项”的债权方为( )。金融机构
13、下列公式中符合净资产定义的是( )。净资产=资产-负债
14、事业单位中经营支出的确认基础为( )。权责发生制
15、在没有相关凭据、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时,资产入账的依据为( )。以名义金额1元入账
16、事业单位对存货应当进行定期盘点,其间隔期间最长为( )。1年
17、某事业单位于2014年12月30日取得一项价值为120140元的专利权,摊销年限为10年,在2014年12月31日,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07000元
18、事业单位的限定性基金,其限定的内容为( )。时间或用途
19、支出的发生会导致下列选择中减少的项目是( )。净资产
20、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表反映的内容是( )。事业成果及分配情况
21、从财务资源的性质来看,事业单位是( )。预算会计
22、下列科目中,属于新制度中设立的科目为( )。短期借款
23、财政补助收入来自于( )。同级财政部门
24、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表反映的内容是( )。事业成果及分配情况
25、事业单位的五个会计要素中与企业会计中“所有者权益”一致的是( )。净资产
26、事业单位的应缴国库款及应缴财政专户款在上缴财政部门后,形成的政府的收入形式为( )。非税收入
27、某事业单位2014年12月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为10000元,其应计入的借方科目为( )。非流动资产基金
28、下列选项中,属于经营收入确认条件的是( )。是非独立核算单位取得的
29、事业单位在核算时应当对资金性质进行区分的科目是( )。预付账款
30、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间隔期为( )。月
31、长期债券投资在持有期间收到利息时,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应该贷记的科目为( )。其他收入
32、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基金反映的是非流动资产的( )。净额
33、会计报表的技术性审核是( )。审核会计核算的正确性
1、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既适用于普通事业单位,也适用于行业事业单位。( )错误下列事业单位除外:
(一)按规定执行《医院会计制度》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
(二)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事业单位。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对本制度的适用,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2、事业单位在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需要支付款项时,只能通过货币资金结清款项。( )错误
3、政府集中采购固定资产的款项,一般由财政直接支付。( )正确
4、新制度中存在“对外投资”科目。( )错误
5、应付职工薪酬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年度终了时,该科目一般应无余额。( )正确
6、结转和结余是指事业单位一定期间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正确
7、财政补助收入促使事业单位更好的开展盈利性服务活动。( )错误
8、会计报表审核即政策性审核。( )错误
9、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 )正确
10、事业单位通过明细核算或辅助登记方式,登记取得存货成本的资金来源。( )正确
11、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合理确定资产价值。( )正确
12、事业单位在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需要支付款项时,只能通过货币资金结清款项。( )错误
13、事业单位的结余数额应该超过当期收入的一定比例。( )错误
14、上级补助收入是由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财政性资金。( )错误、非财政
15、事业单位的货币资产只包括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两项。( )错误
16、无形资产取得当月不进行摊销。( )错误
17、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正确
18、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仍需计提折旧。( )错误
19、事业单位应当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 )正确
20、事业单位一般不允许开展经营类的业务活动。( )错误
21、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按编报层次分类,包括本级报表和汇总报表。( )正确
22根据最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可以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取得时将成本一次性计入当期支出。( )正确
23、长期投资是指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持有时间超过1年(含1年)的各种股权和债权性质的投资。( )错误(不含1年)
24、财政补助结转是需要结转到下一年度但无需按原用途使用的财政补助资金。( )错误
25、事业支出与事业收入相对应,是事业单位支出的核心内容。( )正确
26、按编报时间划分,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分为年度财务报告和中期财务报告。( )正确
27、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不得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 )错误
28、应付职工薪酬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年度终了时,该科目一般应无余额。( )正确
29、事业单位的结余数额应该超过当期收入的一定比例。( )错误
30、按照流动性可将事业单位的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正确
31、短期借款应当按照贷款单位和贷款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正确
32、如果事业单位的收入纳入了财政专户管理,事业收入需要按“收支两条线”的方式管理。( )正确
33、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按编报层次分类,包括本级报表和汇总报表。( )正确
34、专用基金应当遵循先用后提、收支平衡、专款专用的原则。( )错误
35、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包括事业类和经营类两类,且两者适用的会计确认基础相同。( )错误(事业收付、经营权责)
36、按照新制度,事业单位应当在“在建工程”科目下设置“基建工程”明细科目。( )正确
默认推荐其他范文: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衔接有关问题明确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