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增强新时代意识思想宣传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增强新时代意识】范文一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不忘初心,我们就要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以“红船精神”为引领,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不忘初心,不能忘了“红船精神”的颜色是红色的。这种红色,是承载与见证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南湖红船的颜色,是成千上万的烈士们用鲜血染红的党旗的颜色,是红军军帽上“红五星”的颜色,是中国最早版本《共产党宣言》的颜色……这种红色,是共产主义信仰的庄重底色,是对待人民群众的赤诚之心。
不忘初心,不能忘了“红船精神”的味道是甘甜的。这种甘甜有一个过程,是历经一番艰难奋斗之后的“苦尽甘来”……信仰之甘甜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不断地接受新的“苦滋味”考验,再不断地实现新的“苦尽甘来”。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胜利之后仍不忘初心、忆苦思甜。
不忘初心,不能忘了“红船精神”是有温度的。这种温度,是长征路上三位女战士将仅有的一床棉被剪下半床送给房东大娘的温暖,是红军战士谢益先宁愿自己饿死也要送给草地迷路母子的救命粮粮袋……信仰是有温度的,这种温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民生——“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的暖心情感,向人民郑重作出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生活、共圆中国梦的政治承诺,为世界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智慧、中国经验……
不忘初心,不能忘了“红船精神”是刚性的。这种刚性既包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传统大义,也包括为了追求真理、捍卫理想而不惜牺牲生命的革命精神。它是李大钊用生命来捍卫的“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之信念;是邱少云烈士以他那“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身躯抗衡敌人烈火的信仰定力……这种刚性,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的重要指示精神。
不忘初心,不能忘了“红船精神”是韧性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上下求索、攻坚克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困难,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红船精神”的韧性体现在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中去,贯彻到各级党员干部的日常行为中去,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党内政治生态得到显著改善。
“红船精神”蕴含的颜色、味道、温度、刚性、韧性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演绎了“红船精神”信仰有机体的高贵性。这种高贵是人民信仰,是始终相信人民群众,始终笃守“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唯物史观;这种高贵是真理信仰,是面对敌人屠刀的中国共产党人忠贞的理想信念;这种高贵是科学信仰,正如陈先达所讲的马克思主义是“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检验标准”的科学学说;这种高贵是政治信仰,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我们党要始终不忘初心,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始终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牢记“两个务必”,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全面从严治党,永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协同实践,在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进程中“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始终牢记历史使命,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继续前进、永远奋斗。
【增强新时代意识】范文二党的十九大最重要的成果、最重大的历史性贡献,就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研究好、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思想理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要深刻认识这一思想是时代的召唤、历史的选择。时代是思想之母。党的十九大郑重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深刻把握新时代、新矛盾、新目标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出的新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为我们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要深刻认识这一思想是精神的旗帜、方向的指引。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旗帜就是信仰,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力量。毛泽东同志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到党的旗帜上,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态度鲜明;倡导什么、抵制什么,立场坚定,树起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有了这面旗帜,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就有了共同思想基础,就有了强大思想武器,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就能始终把握正确方向,在乘风破浪、攻坚克难的过程中就有了无比深厚的定力和强劲持久的能量。
要深刻认识这一思想是真理的发展、理论的创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显示出强大生命力,最根本的就是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统一起来,做到既不忘老祖宗又讲出新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犹如燧石一般,经过反复敲打,迸发出更为灿烂的光辉,从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要深刻认识这一思想是梦想的罗盘、行动的指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理论的价值就在于时代难题,推动实践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其深刻的理论性实践性和鲜明的战略性前瞻性,从根本上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了新局面,引领我们无比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价值更是巨大的、长远的,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彰显其更大的实践价值。在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 ……此处隐藏8361个字……要义,提出“八个明确”的核心内容和“十四条坚持”的实践要求,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层次清晰、体系严整、浑然一体,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原创性贡献。
攻坚克难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仅仅是为了解释世界,而是以改造世界为己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直面人类社会面临的逆全球化思潮上扬、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等现实困境,直面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各种风险和阻力、困难和挑战,直面党的建设遇到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一系列具有强烈现实针对性的重大战略部署,引领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同时,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满怀深情的为民纲领。任何一种理论、任何一个政党都是有立场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人民”二字分量最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像一根红线贯穿始终、贯穿各领域各方面。这一思想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忧乐甘苦,关注解决人民群众生活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人民至上论”,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人民幸福论”。这充分展现出习近平同志亲民、爱民、忧民、为民的真挚情怀和鲜明立场,也是这一思想对最广大人民具有巨大感召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以高度政治自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聚力量
回顾中国共产党97年的历史,善于运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作为一个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任务更加迫切、更加艰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时代凝聚全党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根本思想武器。
在科学理论武装上不断深入。理论的清醒、思想的提升、信仰的坚定,是党实施坚强有力领导的基础。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凝聚力量,引导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断增强“四个自信”。科学理论具有巨大的思想价值和真理力量。唯有经过反复研读思考,经历不断实践运用,理解方能弥深、信念方能弥坚。要坚持学深学透、融会贯通,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深化对这一思想的理论品格、思想魅力的认识,不断增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断内化为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的情感、爱党爱国的情感、热爱人民奉献人民的情感。
在聚焦战略部署上不断深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突出体现在实践指导力上。它在时间轴上确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步走”战略,在空间轴上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要立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聚焦这一思想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让科学理论展现强大实践威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推动这些部署和安排顺利实施,就必须深刻理解把握从思想到方略、从方略到部署层层递进、逐级展开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凝聚起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磅礴力量。
在坚持与时俱进上不断深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放的思想体系,在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同时,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了新的起点。当代中国、当今世界的发展实践日新月异,不断孕育和催生新的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将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充实新的观点、新的论断、新的要求。这就要求理论武装工作跟得上、跟得住,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及时用新的思想成果武装干部群众头脑,使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以高度政治自觉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次飞跃都会给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带来强大的思想力量、实践威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最根本的就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这一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对北京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北京各项事业的发展与党和国家事业同步同向,不断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这一思想为站稳政治立场、把牢政治方向提供根本保证。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北京作为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各项工作都具有指向性、示范性。北京市委始终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带头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全市党员、干部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坚决拥戴核心、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看齐核心,切实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上来。
这一思想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提供思想指引。习近平同志对北京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回答了事关首都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性、根本性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和“四个服务”的职责使命,为明确“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提供了思想武器,使首都各方面工作都有了“定海神针”。建设好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就是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以祖国的振兴和强大为己任;建设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就是要紧密对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主动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使命的先锋;建设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友好的城市环境、先进的人文气质、和谐的社会氛围,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象征和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发展的示范。
这一思想为怎样建设首都指明现实路径。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建设发展,北京各项事业都取得长足进步,同时,北京作为超大型城市,也在发展中遇到“大城市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对北京的重要讲话精神,既部署了“过河”的任务,回答了北京发展向何处去的问题;又指导解决了“桥”和“船”的问题,指明了如何发展的路径,使首都有了战胜前进道路上任何困难风险的“中流砥柱”。我们不断深化对首都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刻把握“都”与“城”的关系、“舍”与“得”的关系、“一核”与“两翼”的关系;紧紧抓住精心组织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力筹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这三大攻坚战;全面治霾、治水、治堵、治垃圾,推进以背街小巷为重点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更好了。
增强新时代意识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增强新时代意识思想宣传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